学报
journal
当前位置:
跨界唱法教学探微
发布时间:2017-03-19信息来源: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跨界唱法教学探微
——一种方法多种唱法的教学心得
 

王江昀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1433)

 

摘  要:传统“精英式”声乐教育体制下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在演唱风格和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化的今天,受到了“千人一面”的置疑。而“跨界演唱”的提法,在发掘人声的潜能和促进声乐的通融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实践证明,当歌者的发声机能和音乐修养达到较高层次,便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跨界演唱,化“千人一面”为“一人多面”。艺术的魅力在于“动人”,而“动人”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在打动人心的基础上,讲求科学发声方法,改善音质,使演唱者的艺术生命力得到延长的同时,作品的演唱形式与表现方式也得到了极大丰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跨界演唱可谓声乐实践中有关音色的一次“质变”!而全能型歌者的出现,又在提升人类歌唱潜能方面实现了另一次“质”的飞跃!它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量变到质变!
在音乐教育趋向“普及”,声乐演唱提倡“全能”的今天,教师全面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学生跨界演唱能力的培养,必将驶上声乐创新教育的“快车道”。因此,教师对于跨界唱法的认知不流于形式,勇于在实践中发掘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跨界演唱  教学心得   科学发声方法  唱法  声乐教学

 

       传统“精英式”声乐教育体制下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在演唱风格和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化的今天,受到了“千人一面”的置疑。而“跨界演唱”的提法,在发掘人声的潜能和促进声乐的通融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声的可塑性之强,有如瞬息万变的情绪。实践证明,当歌者的发声机能和音乐修养达到较高层次,便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跨界演唱,化“千人一面”为“一人多面”。在音乐教育趋向“普及”,声乐演唱提倡“全能”的今天,教师全面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学生跨界演唱能力的培养必将驶上声乐创新教育的“快车道”。因此,教师对于跨界唱法的认知不流于形式,勇于在实践中发掘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何为“跨界演唱”,顾名思义——跨越唱法的界限。人们的视角不同,对跨界演唱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解析:1. 侧重不同唱法的自由转换(以下简称“跨界1”):打破唱法的界限,集多种唱法于一身,可以分别胜任和把握不同风格的作品。2. 侧重不同唱法的音色兼融(以下简称“跨界2”):根据作品表现与个性彰显的需要,打破唱法的规范,呈现出唱法间求同存异的新型音色,如民美、民通、美通等。此外,还有男女声部之间反串式的跨界演唱(以下简称“跨界3”,该唱法不列于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等。

       一、求同存异:一种方法多种唱法

       (一)“一种方法多种唱法”浅析

       本文所说的“一种方法”,是基于歌唱的共性(如图1所示)而言。任何一种唱法在解放喉咙、减轻声带的负荷、咬字吐词的清晰准确,声音的灵活性方面都有共通的要求;不同唱法从行腔模式到表现风格虽然差异明显,但在技术层面涉及到的有关科学发声方法的基础训练却如出一辙。
       纵观由诸多杰出的音乐家、歌唱家和音乐评论家们共同写就的声乐发展史,美声唱法以其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不断完备的教学体系,提升着一代又一代歌唱家们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并一度成为科学发声方法的代名词。其科学性具体体现在:尊重人体机能的自然规律,强调呼吸法的运用与行腔模式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声的同时,减少对声带的磨损,从而延长歌者发声机能的有效使用寿命。时间,是检验唱法科学与否的试金石。在4种约定俗成的唱法(美声、民族、流行和原生态)中,美声唱法的艺术生命力已被延长至80余岁,其科学性可见一斑。以下对4种唱法的特点进行简要的梳理:

       1.美声唱法

       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和发展,被广为接受的“意大利式”的美声唱法,以“通、实、圆、亮、松、纯、柔、活”为标准,有“竖”和“横”两种行腔模式,注重音色音区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追求音质的美感、声音的穿透力和灵活性。

       2.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在我国的传承和发展中,其特点可归结为“横腔”和“竖中带横”两种模式。传统民族唱法以真为主(横腔居多);现代民族唱法则在保留传统民族唱法精髓(甜、亮、脆、韵)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呼吸控制和共鸣运用(行腔“竖中带横”),增加了声音的穿透力和灵活性,倍受民族声乐爱好者的推崇,这种唱法以“通、实、甜、亮、韵、纯、脆、活”为标准。 


       3.原生态唱法

       原生态唱法这一名词始于“青歌赛”,这是一种来自于民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横腔”模式为主的唱法,没有经过太多的艺术加工,听起来原滋原味。可以说,传统的民族唱法就是在原生态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地域、语音、民族的差异,原生态唱法在演唱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它的特点可从共性上概括为“通、实、亮、韵、直、活”,追求天人合一的音效,歌声质朴无华。

       4.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在我国的传统称谓是“通俗唱法”,它始于30年代初商业较为繁华的上海。近年来,随着欧美流行音乐与国内业界的交流不断升温,与国际接轨,“通俗唱法”改称“流行唱法”。这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歌唱方法,其创始人Seth Riggs(中文译名:赛思·里格斯)被誉为“众星之师”,拜在他门下的学生获得过上百个格莱美传奇音乐大奖。Seth Riggs是歌剧演员出身,他的教学体系中借鉴和沿用了不少美声唱法的基础训练,以自然行腔为主,强调共鸣的运用。流行唱法因其演唱无定式(如图所示),行腔口语化,音色多样化,富于亲和力等特点,深受声乐爱好者的追捧。这种唱法从演唱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大众化、生活化、创新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注重歌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即兴发挥。由于不追求音量,流行唱法需要借助话筒等音响设备,来制造和扩大音效。

       (二)跨界演唱是声乐实践中的“质变”

       “跨界唱法”这一名词虽多见于近些年,但有关这种唱法的起源却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歌”与曲艺。我们熟知的梅兰芳(跨界3,声部反串)、李谷一(跨界2,民通唱法)、殷秀梅(跨界2,美民唱法)、吴碧霞(跨界1)等艺术家都是跨界演唱的先行者。我国当代声乐教育领域也不乏跨界声乐教学的先导,他们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尽管声乐界对于跨界2的褒贬不一,但就音乐的价值规律而言,创新是值得提倡的!艺术的魅力在于“动人”,而“动人”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在“打动人心”的基础上,讲求科学发声方法,使演唱者的艺术生命力得到延长的同时,作品的演唱形式与表现方式也得到了极大丰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跨界2可谓声乐实践中有关音色的一次“质变”!而全能型歌者的出现(跨界1),又在提升人类歌唱潜能方面实现了另一次“质”的飞跃! 

       具体到声乐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跨界演唱对于师生双方都提出了要求:教师要具备跨界演唱的辨正能力,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学生要具备扎实的声乐功底、丰富的演唱经验和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跨界演唱才能获得成功。

       二、一种方法多种唱法的教学心得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突破度的界限,引发事物的质变”的运动规律。跨界演唱的学习也是如此。笔者的体会是: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演唱者对于声音的驾驭能力更强,其艺术生命力也更长;而在创新实践中,成功的跨界演唱者也大都是“科班”出身。教师应从“深基础”入手,循序渐进,并将“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声乐学习的初、中、高三个阶段。下文结合图示具体说明:

       (一)初级阶段——歌唱共性的训练

       1.歌唱姿态

       歌唱行为的协调性及其产生的音效与歌唱姿态息息相关。正确的歌唱站姿是:双脚平分或前后分一尺左右,重心稳健且可移动,整身强调“前松后紧”。“前松”指的是面部表情自然,喉外肌放松,胸部自然挺立,发声时不感到紧张和憋闷。“后紧”指的是脊柱一线的自然挺拔。

       此外,有无歌唱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声音的质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调节,进而培养其对情绪的操控能力。

       2.呼吸控制

       歌唱呼吸法的正确领悟与养成,是声乐基本功之一。最佳的歌唱呼吸法有胸腹式联合呼吸与腹式呼吸两种。前者的优点是吸气深、气量大;缺点是换气慢。后者的优点是换气快,支点低,灵活性强。

       3.发声训练

       气息、音源、共鸣三者关系的协调性是发声训练的核心内容。对于声乐“零基础”的学生,稳定喉结和调整声门的基础练习十分重要:

       ⑴稳住低喉位

       我们在不发声时,喉结处于颈部的中央部位;发声时喉结的最佳状态是将其稳在比不发声时的喉位略低的位置(即低喉位)上。具体训练方法是:①有意识的体会打呵欠时喉结自然下降的感觉,为“吸着唱”做好生理上的准备;②音高变化过程中,喉结相对稳定,切忌压喉,以免破坏声音的灵活性和高音时声带的张力。

       ⑵声门适度感

       声门的适度感与气息的通畅、喉部的放松是分不开的。用咳嗽的方法,可以体会胸口因声门的闭合阻挡气流而产生的短暂屏气感,这种屏气感与出声同步,声音仿佛是从胸口“冒”出来的。学生在具体练声时要注意几点:①不盲目追求音量;②调整呼吸;③喉外肌(舌根、下巴、前颈)充分放松。④合理分配注意力,学会监听自己的共鸣音响,有利于忘记喉头,增加声门的适度感。

       4.共鸣运用

       歌唱涉及到的“三腔”共鸣,是指“头腔”(又称“头声”)、“口腔”和“胸腔”,共鸣腔的运用能够使人声的音量产生巨大的伸缩性,值得深究。气息、空间、音源协调统一产生出的共鸣音响,在不同腔体状态下和不同演唱场所中,带给演唱者的感受是不同的。

       ⑴在美声唱法中,胸腔共鸣是全通道歌唱的基础,要领为:①胸口保持自然吸气的扩张感。②注重声部的差异与胸腔共鸣的使用相协调。

       ⑵口腔共鸣主要指鼻、口、喉咽腔一带产生的共鸣。打呵欠、受惊吓、开喉咙、“吸着唱”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口腔共鸣。口腔与头腔共鸣的区域有一部分是相重叠的(如鼻腔)。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进一步松开“牙关”,上抬软口盖,就能获得高音区的头腔共鸣。

       5.通过说话来训练歌唱

       在初级阶段,学生要注重在自然声区(一个8度以内)唱好5个基础元音(a、e、i、o、u),其中又以a和i的母音转换练习为重。最终实现母音的相对统一,为进入中级学习阶段做好技术铺垫。此外,“通过说话来训练歌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两种训练模式:

       ⑴“高音位”歌词朗诵,是指在软腭上抬的情况下进行朗诵,这种状态与歌唱发声的要求十分相近,音效夸张,有利于歌唱通道的建立。

       ⑵侧重于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的歌词朗诵,不仅讲究发声方法,追求音质且富于情感。有利于巩固学生在中低音区的发声,并加强其对歌词大意的理解与情感体验。

       (二)中级阶段——巩固共性,强化唱法

       中级阶段的学习目标是巩固歌唱共性,加强中声区训练,使声音在歌唱通道内全面协调起来,达到“通、实、圆、亮、松、纯、柔”7大标准。

       唱法是由作品本身和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及其对音色的喜好决定的。在中级学习阶段,教师需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音色,并有针对性的对某一种唱法进行强化训练。当学生适应了这种唱法的规范并且技巧娴熟时,其发声机能在适应性方面就完成了跨界演唱所需要的技术上的原始积累。

       由于跨界演唱所涉及的综合能力是全方位的。除了技术支撑外,演唱者对于音乐的通融理解,与其声乐功底和艺术修养密不可分,这些积累则需要教师从“博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日积月累去完成。

       (三)高级阶段——活用头声,跨界实践
       声乐艺术标准中对“活”的要求,是实现跨界演唱的前提条件之一。通过对比不难发现:4种唱法对于高音区呼吸的控制和头声的运用十分相似,行腔模式也有重合之处,符合“通、实、亮、活”4个共通的审美标准。“通”即声音通畅;“活”即声音灵活。不论哪一种唱法,要做到“通”和“活”,呼吸的控制和共鸣的运用是关键!呼吸控制要求中的“无声”(如图所示),在流行唱法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流行唱法常如耳语般细腻,如果换气声音太大,经过设备扩音,会破坏乐曲的分句美和声音的流畅性。“头声”是歌声中最具华彩的部分。从“内视觉”的角度可见“ vc(如图所示),“头声”是在口腔(鼻咽腔)共鸣的基础上获得的,共鸣的位置集中在上腭及以上区域。“实”和“亮”与歌唱通道的运用以及音位的集中度有关。任何一种科学的唱法都需要借助通道进行发声,不同唱法产生的音效与通道的宽窄、长短以及音位的前后位置有关。

       针对跨界1的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唱法的共性,并对唱法的个性进行辨正(详见“求同异存:一种方法多种唱法·图解”)。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一种唱法的歌者而言,再学习另一种唱法并非难事,实践中,可从模仿“大家”的范唱开始,对不同行腔状态下产生的音效进行明辨,进而让声音在意识的支配下,朝着观察到的方向运动。

       跨界2,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唱法规范的一种挑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领会:

       1.演唱者要适应不同歌曲的规定音域和演唱风格,应扬长避短,选择在自己舒展的音域内充分发挥声音的张力;而在换声区内,则可以通过行腔模式的细微变化、共鸣腔的使用和艺术处理,来最大限度的顺从发声机能的适应性,从而产生和唱法相宜的音色。

       2.从情感体验和大众审美出发,演唱者可以通过调整行腔模式,变夸张为自然,使作品的诠释和乐感的传达更为直朴。如此产生的跨界音色,更富于亲和力和感染力,利于受众面的拓宽。   

       声乐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相互配合的一个漫长过程,声乐教学水平的差异更多体现在教师对声音的感觉和触觉的具体认知、理解和描述上。教学相长!历代声乐教育家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随着阅历、功力和底蕴的增长,人的歌唱状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作为声乐教师的我们,更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教到老!

       谨以此文与时代携手,与同仁共勉!

 
说  明

       因论文篇幅所限,本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所持观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说明,所用图表均为笔者本人所制。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浅论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的问题》中国音乐(季刊)2008年第3期CHINESE MUSIC,214

[2]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4,56